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旗海产卤虫(Artemiapathenogenetica)成虫干片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为54.14%,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为15.07%,蛋白质中的17种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由此说明从盐碱湖中开发利用卤虫资源,使之成为新的食品源和优质饲料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扎布盐湖世界上已知的海拔最高的丰富的嗜盐菌藻产地。本文用吸附法收集扎布耶湖中杜氏藻的香气,经色质用定性鉴定了38个香气成分,其中大部分是藻类植物未被检检出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山西运城盐湖卤虫的总 RNA、tRNA 及 rRNA 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测定,结果表明运城盐湖卤虫每克干重成虫的总 RNA 为1.94mg,tRNA 为0.25mg,卤虫卵 RNA的(G+C)%为34.6。同时还发现这种卤虫卵与天津卤虫卵的 DNA 的碱基组成可能存在极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旧金山湾、大盐湖和越南人工养殖的A.franciscana卤虫品系为参照,研究中国内陆盐湖和渤海湾盐田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各品系卤虫水合卵径为224.9~292.6,μm,脱壳卵径为207.3~270.7,μm,卵壳厚度为2.2~12.2,μm,初孵无节幼体体长为399.7~490.4,μm,脱壳卵径与初孵无节幼体体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R2=0.694).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大小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两性生殖卤虫品系卵径显著小于孤雌生殖卤虫品系,且沿海盐场卤虫卵卵径小于内陆盐湖的卤虫卵卵径.各品系卤虫卵蛋白质含量占干质量的40.9%~49.1%,粗脂肪含量占干质量的11.8%~21.3%,能量值为20,193~22,192,J/g.不同品系卤虫总脂肪酸含量和EPA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80.68~187.33,mg/g和0.53~9.06,mg/g.与生物学测定值相比,卤虫卵的营养组成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藻粉中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两种传统测定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藻粉中的维生素E含量准确可靠,据此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测定盐藻粉中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主施鸡粪和投喂精面粉的3个不同放养密度的卤虫培育池中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3#的浮游植物毛产氧量分别为0.21、0.24、0.17gO2/(m2·d);浮游植物群落净产量分别为0.10、0.16、0.05gO2/(m2·d);水呼吸耗氧量分别为0.11、0.13、0.11gO2/(m2·d);P/R系数>1.5,初级生产力极低。  相似文献   
7.
藻类富集金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蓝藻、绿藻、隐藻三大门类的某些种的富集金模拟实验,确证了藻类富集金的普遍性.将藻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及一些细胞质膜从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来,并测定了壁(膜)中金的含量;通过与整个细胞的金含量之间的对比,提出了在藻体中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膜)及一些质膜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卤虫(Artemia)两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与测定方法,对山西运城盐湖卤虫卵及成虫与天津塘沽盐湖卤虫卵及成虫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卤虫卵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成虫,而且卵的蛋白质电泳图谱与其成虫的不同,运城卤虫卵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天津卤虫卵和成虫。但运城卤虫成体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却略高于天津成虫的。可见运城卤虫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Summary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four sympatric species of sphecid wasps of the genus Philanthus that nest in late summer and prey upon Hymenoptera. All four species nest in a restricted locale, but with little overlap in nesting areas. Comparison of nest contents of females demonstrated limited overlap in prey utilization among the four species, but only when both size and taxonomic category of prey were considered. The ultimate cause of this resource partitioning is unknown. Review of 30 populations of 16 species of North American Philanthus reveals varying degrees of specialization on prey types. Although populations of one species, separated in either time or space, tend to have similar niche breadths,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Intra-and inter-popul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ey records suggest behavioural plasticity allowing response to variations in prey availability. Some of the divergence in prey use among species is due to differences in predator s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